【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桥西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让孩子站得更高
发布时间:2020-09-03 09:35:00 来源:

周子杰笔直地握着毛笔,对照字帖,一笔一画地练习书法。从他沉肩坠肘、神情专注的样子看得出来,教室外的喧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教室里只有辅导老师放轻脚步来回小声指导的声音。

周子杰是华夏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自一个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走进桥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务工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发展中的桥西区敞开宽广的胸怀迎接每一个投身桥西建设的参与者,对每一个支持和参与桥西的建设者,也以最大的善意回馈他们,其中包括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桥西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孩子们站在更高处看到更美的风景。

周子杰一家五口,父母是山西阳泉人,已在桥西区工作多年。因为父母工作忙,周子杰4岁前一直是“留守儿童”在老家和老人生活。直到上幼儿园才被父母接到石家庄。

“之前,孩子不在身边,我们除了给钱外根本无法尽父母之责,子杰是自由成长起来的。孩子到石家庄后,不仅和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好,享受的教育环境也改善了许多。子杰从一年级开始在华夏小学就读。学校的硬件和软件也很不错。”子杰妈妈告诉记者,“子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学校里除了日常课程外有一些特色课后教学班。我就给孩子报了书法班。现在看来,孩子的改变挺大的,从一年级回家从不和我们交流,到后来主动和我们聊学校发生的事,我们能感觉到他在慢慢地健康成长。”

“书法教育能够让孩子提高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接触传统文化,接受审美训练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让有书法兴趣的孩子获得自信,实现自我激励。”周子杰的班主任王芳老师说。

“前段时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媒体诗词大赛,子杰刚开始没信心,不敢上台表演。指导老师就做他的思想工作,帮着他反复练习,鼓励孩子勇敢地参与。孩子顺利地通过了学校选拔。我们做家长的也能感觉到孩子的兴奋,他的自信心提高了。”周子杰妈妈高兴地说。

华夏小学因临近佳农综合批发市场,所以87.6%的学生都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心理上的自卑是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后面临的第一道坎,孩子们普遍缺乏对目前环境的心理上的认同和亲近感,增加他们自信心是第一要务。”华夏小学教育主任吕飞宇告诉记者,针对这一情况,华夏小学以“快乐国防国防教育”作为切入点,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外学军人的站立、行走、蹲坐、言行等精神面貌,内学军人的严谨作风、严明纪律等品质,增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学校还积极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寻找热心公益的企业和个人,免费开办了竹笛、书法、街舞、太极拳等兴趣班,让这些孩子也能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长处。

与周子杰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华夏小学四年级的任丹琪同学。她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爱跳舞的她白净脸庞,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任丹琪的父母是邢台人,在佳农、雨润等批发市场经商。

在采访中,任丹琪的妈妈数次为学校点赞,她觉得学校给予孩子的教育不止是学习知识,而是在扶助孩子全方位的成长。

“有一次,我下午放学骑车接孩子,由于有事着急回家,看路口没啥车就闯了红灯。因为这事,孩子可‘教育’了半天,让我遵守交通规则,还让我保证要改正错误。虽然被孩子‘批评’有点丢人,但我心里其实挺高兴的。”任丹琪的妈妈笑着告诉记者,“老师前一阶段来家访,告诉我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我们沟通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真心感到老师把每个孩子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和老师,我们做家长的很安心。”

再与孩子未接到石家庄的情况相比,任丹琪的妈妈就更感慨了。“来市里后,孩子变化最大的是行为习惯和言谈举目。出门碰到熟人会大方地问好,性格也越来越活泼开朗,积极主动了。”

据了解,目前桥西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2.9%。区教育局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健全随迁子女入学具体办法,简化优化入学流程和证明材料,依法保障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户籍人口子女统一办理学籍注册和学籍转接工作,统一编班,统一管理,在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一视同仁。同时,注重人文关怀,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融入社区、了解社会、热爱城市。

虽然外来务工人员的户籍不在桥西,但户籍并未成为阻碍他们的子女享受桥西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障碍。不管孩子们来自何方,他们都是老师手中的宝儿,老师都在全力托举,只为让他们站得更高。

来源:桥西区委宣传部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