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城乡巨变。党的十七大以来,省会各县市区在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治理、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回首审视足迹,抬头展望未来,从今天起,《石家庄新闻》推出“巨变”栏目,系统地介绍各县市区在这五年中的发展变化,今天播出第一期《巨变:滹沱河畔 新城崛起》。
秋天的下午,风已经有点凉了。66岁的正定县塔元庄村民章同兵从亲戚家里出来,往自己家走去。他的亲戚目前还住在没改造的旧村平房里,这样的人家在村里还剩几十户。每次从旧村走回自己家,章同兵都觉得是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坐电梯上楼,走进三室两厅两卫的宽敞大房子,章同兵在这个滹沱河边的村庄住了一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晚年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正定县塔元庄村村民 章同兵:老房子只有四间平房顶多七八十平方米,家里窄得憋得慌,啥也不方便。搬到新楼房就不一样了,127平方米三室两厅两卫,宽敞又亮堂。到了冬天有集中供暖,每家都有自己的卫生间,自来水和天然气通到户里别提多方便了,俺们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以前到了冬天要买煤烧土暖气,费钱费力不说还不暖和。现在村里免费集中供暖能达到20摄氏度以上。俺们现在是住着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享受着田园风光,过得比城里人自在多了。
塔元庄村有近2000人,耕地却只有760亩沙滩地,人均不足半亩,缺乏土地一直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从2008年起,村里开始进行新民居建设,每户村民拆除旧平房以后,至少能分到两套多层住宅楼房。章同兵在四楼的房子里已经住了三年,村里正在建设的高层住宅楼,还将再分给他两套新房。
塔元庄的旧村全部改造完成以后,将能节省出200多亩土地。这几年,村里充分利用距离滹沱河一号水面、新建高铁和正定小商品市场较近的优势,大力发展仓库、厂房出租,旅游开发、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产业,村集体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村民收入也越来越多。章同兵老人兴致勃勃地带着记者来到村西高铁下面的“农业观光园区”参观,大面积玻璃温室、电动控制的遮光棚、埋在土里的滴灌管道,这些设施让这位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人既陌生又欣喜。
滹沱河水滔滔流过,在她的北岸,正在由贫困农业村蝶变为现代化城区的塔元庄,是近几年来省会“跨河发展”规划的缩影。不仅是塔元庄,整个正定县也在这一大目标的激励下阔步前进,先后投资141亿元,开工建设城建项目358个,201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6.3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1%。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正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熙鸿:实施了子龙大桥、成德街等一批城市路网建设,建成子龙广场、长乐门绿地广场、迎旭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广场,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74万平方米,进一步融入省会主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