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河北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新闻发布会。
高校学费、医院收费单据将装进电子票夹
今年1月1日起,我省全面启用财政电子票据,目前,我省试点已覆盖10个票据种类、206个县(市区),开具财政电子票据约160万张。省财政厅非税收入处副处长孙弋飞告诉记者,其中,我们群众生活中常见的票据有交通罚款、医院的收费报销凭证,各高校学费的缴费凭证,社团票据等等。
现在,我们有了更多便捷的电子缴款方式,比如网银、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pos机等等,随后,电子票据也将逐步代替纸质票据,比如,微信、支付宝将增加我的票簿,此外,群众也可以通过河北财政微信公众号中我的票据等多种方式查验个人的财政票据。按照规定,这些财政票据的保存年限是30年。
据介绍,现行试点一是民生关注度较高的执收单位和项目,比如省司法厅、省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等单位和社保卡工本费收费、不动产登记收费等收费项目;二是代表性比较强,即收费人员较多、频次较高且单位有内部业务管理系统,需要与我省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开发对接的单位,比如,如省中医院、沧州师范学院等;三是突出雄安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雄安新区已经实现财政电子票据全覆盖。
现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时间表已经明确,对没有独立业务系统的单位比如,群众社团、协会、非盈利组织等,6月底前已经按要求完成;对有独立业务系统需要与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对接的单位,比如,高校、医院,将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不过,推行财政电子票据并不意味着纸质票据立刻取消。
非税收入管理用上区块链技术
接下来,我省将进一步扩大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覆盖面。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姚绍学表示,我省将尽快完成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与省卫健委“河北健康云”的对接,解决乡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无法开具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的这个全国难点问题,切实打通基层医疗电子票据“最后一公里”。
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非税收入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非税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目前,雄安新区区块链技术应用框架已构建完成,正在加快推进。争取年底前在雄安新区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财政电子票据和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试点。